对成品烧结矿进行卤化物喷洒虽不能去除碱金属,但能有效地降低烧结矿还原粉化率,改善料柱透气性,也不失为控制碱害的良策之一。3提高炉渣的排碱能力高炉内碱金属主要通过高炉渣排出炉外,占排出总碱量的94%以上,提高炉渣的排碱能力是减轻高炉碱金属危害的主要方法。在提高炉渣排碱能力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好炉温和炉渣的碱度。条件允许时,尽量保持低炉温、低碱度操作。炉渣碱度降低,使SiO2和TiO2的活度增大,从而了碱金属硅钦酸盐的高温还原,使渣的溶碱能力提高。
无锡征图钢业有限公司
热轧精密钢管用连铸圆管坯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,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,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,粗轧料经切头、尾、再进入精轧机,实施计算机 控制轧制,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和卷取机卷取、成为直发卷。直发卷的头、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,厚度、 宽度精度较差,边部常存在浪形、折边、塔形等缺陷。其卷重较重、钢卷内径为760mm。将直发卷经切头、 切尾、切边及多道次的矫直、平整等精整线后,再切板或重卷,即成为:热轧钢板、平整热轧钢卷、纵切带等产品。热轧精整卷若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并涂油后即 成热轧酸洗板卷。(1)合理选材。对精密复杂模具应选择材质好的微变形模具钢(如空淬钢),对碳化物偏析严重的模具钢应进行合理锻造并进行调质热,对较大和无法锻造模具钢可进行固溶双细化热。
表面粗糙度测试。利用HommelT8000型粗糙度测试仪测试B板的表面粗糙度,每个试样测试10次取平均值。可磷化性预测。根据CN187272006《用于冷轧板可磷化性预测的 盐溶液》对B板进行磷化前的可磷化性试验。磷化膜结构及耐腐蚀性能评价。对B板进行磷化,利用SEM观察B板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和晶粒尺寸,利用XRD测试磷化膜的主要物相成分,辅以电化学路电位、极化曲线和CuSO4滴定试验来评价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。
方管酸洗钝化的操作步骤分为以下8点:1.准备工作2.化学除油1)化学除油采用槽内浸泡方式。除油槽用钢板。内壁铺PVC或聚乙。2)使用12~15%的(按体积)进行化学除油。温度为40℃~60℃。时间为2~4小时。3)方管在槽内浸泡时。应注意放置的位置。避免管内存留空气。4)浸泡过程中应上下前后或翻动方管。使内腔溶液不断更换。以提果。必要时取出方管。用水气冲洗后再进行浸泡。5)化学除油直至方管表面完全被水润湿。
(2)模具结构设计要合理,厚薄不要太悬殊,形状要对称,对于变形较大模具要掌握变形规律,预留余量,对于大型、精密复杂模具可采用组合结构。
(3)精密复杂模具要进行预先热,消除机械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。
(4)合理选择加热温度,控制加热速度,对于精密复杂模具可采取缓慢加热、预热和其他均衡加热的方法来减少模具热变形。
(5)在保证模具硬度的前提下,尽量采用预冷、分级冷却淬火或温淬火工艺。
(6)对精密复杂模具,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尽量采用真空加热淬火和淬火后的深冷。
(7)对一些精密复杂的模具可采用预先热、时效热、调质氮化热来控制模具的精度。
(8)在修补模具砂眼、气孔、磨损等缺陷时,选用冷焊机等热影响小的修复设备以避免修补过程中变形的产生。
另外,正确的热工艺操作(如堵孔、绑孔、机械固定、适宜的加热方法、正确选择模具的冷却方向和在冷却介质中的运动方向等)和合理的回火热工艺也是减少精密复杂模具变形的有效措施。
减少零件热畸变的主要措施和工艺方法有哪些?减小应力集中;减缓加热、冷却速度;零件合理码放;选择合适工装。、试论述钢材在热过程中出现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。过共析钢奥氏体化后冷却速度较慢出现网状二次渗碳体时,使钢的脆性增加,脆性的网状二次渗碳体在空间上把塑性相分割,使其变形能力无从发挥。解决方法,重新加热正火,增加冷却速度,脆性相的析出。淬火马氏体在低温回火时会出现类回火脆性,高温回火时有第二类回火脆性,类回火脆性不可避免,第二类回火脆性,可重新加热到原来的回火温度,然后快冷恢复韧性。
目前在烧结风量和负压的选择上有三种情况:即大风量高负压、大风量低负压和小风量低负压。大风量高负压烧结是在不断强化烧结过程的基础上,采用较大的单位面积风量,同时提高主抽风机负压,来提高烧结料层厚度。宣钢根据近几年烧结设备情况、原料结构及高炉对烧结矿的质量要求,逐步改变原有的大风量高负压的操作,而是根据现有设备条件,结合原料结构的变化,控制适宜的烧结负压,既实现了节能环保又促进了烧结矿质量的稳定提高。在烧结生产过程中,烧结温度控制在1150-1250℃之间,可以生成性能较为理想的黏结液相,同时需要保持足够的高温时间,随着燃烧带在料层中沿着气流方向下移,其下移速度与抽风量有着密切关系。
最新资讯
最新新闻